中文 | English | 日本語 | 无障碍浏览 | 进入关怀版 | 我的主页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信息 > 新华社重磅报道点赞深圳 > 深圳经验 分享到:

工业第一城!规上工业总产值连续2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视力保护色:

默认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信息来源:新华社瞭望智库  2021-04-27

  过去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冲击,迎来四十不惑的深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统筹推进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在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同时,经济发展顶压前行,经济增速从一季度的-6.6%到上半年的0.1%、前三季度的2.6%、全年的3.1%,呈现了由负转正、逐渐加速的良好态势;同时经济质量效益稳步提高,产业“三个为主”的结构特征更加鲜明,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76.1%,先进制造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2.5%,新兴产业占GDP比重37.1%,展现了深圳应对风险挑战的强劲韧性和强大活力。特殊的一年深圳经济有哪些亮点,让我们一起随新华社记者揭秘。

  先进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72.5%

  尽管深圳土地空间紧缺,但始终坚持把工业作为立市之本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基石。虽然2020年受疫情影响较大,但正如深圳市统计局负责人介绍,“随着复工复产的深入推进,2020年深圳工业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2020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实现增长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7万亿元,连续2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增速比前三季度、上半年、一季度分别回升0.4、3.6、15.7个百分点,工业增速稳步回升。其中,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作为深圳工业经济的主体,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72.5%和66.1%。

  过去一年,深圳很多高端制造产品化危为机,逆势而上,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拓展国内外市场等,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了快速增长,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3D打印设备、民用无人机、化学药品原药、金属切削机床、工业机器人分别增长200.3%、144.8%、111.1%、82.8%、65.4%、44.1%。

  国内激光行业领军企业大族激光,把握“新基建”风口,紧抓智能制造升级的重大发展机遇,不断推进智能制造和产品智能化进程,强化公司在激光智能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优势和产业链优势。2020年,旗下的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超高功率激光切割机产销量在行业遥遥领先,占据市场制高点。在各项业务的逆势上涨下,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120.3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9.89亿元人民币,利润总额10.1亿元人民币,分别较上年度增长25.83%、47.81%、46.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增长10.6%

  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增长10.6%,大幅高于全国全省增速,也好于绝大多数国内其他城市。深圳市工信局负责人认为,“工业利润在逆势快速增长,这既说明深圳的经济增长是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也说明深圳企业活力强,能够在危中寻机,实现逆势发展。”

  TCL华星光电作为大尺寸面板行业的龙头,根据其2020年年度业绩预告,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5%,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40%。TCL华星光电相关负责人透露,疫情一度使面板厂的产能和产量都受到影响,供应比正常减少;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后,经济生活恢复,一些国家出台刺激政策,下半年需求有了爆发式的增长。

  工业互联网构筑深圳工业竞争优势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新生产物,它将行业和企业的各种数据、信息通过平台处理分析,以人、机、物互联,颠覆传统制造模式,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未来工业发展的方向。深圳作为制造业大市和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地,提前谋划布局,积极推进工业互联网的政策体系完善、产业生态培育和应用模式建设,相继出台了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若干措施和发展行动计划等文件,已成为国内工业互联网产业重镇。

  调查显示,通过工业互联网应用,深圳52.6%的工业企业生产成本下降,53.3%的企业产品良品率提升,29.4%的企业原材料损耗减少,给深圳的工业企业竞争带来了新的优势。目前,富士康、大疆、华星光电、赢领智尚等11家企业入选深圳市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

  其中,华为FusionPlant已服务企业用户2.5万家,工业设备连接数超过90万台套,工业应用软件数量接近3000个;富士康BEACON已服务工业企业用户1000多家,连接工业设备超过70万台套,工业应用软件数量超过1000个。并且,两个平台双双入选2019年国家十大跨领域、跨行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