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日本語 | 无障碍浏览 | 进入关怀版 | 我的主页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在线访谈 > 访谈回顾 分享到:

深圳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做法与成效
视力保护色:

默认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信息来源: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2025-11-03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参加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在线访谈活动,本期活动请到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欧阳仁堂解答网友提问。近年来,深圳坚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网上这方面有很多报道和解读,近期网友们也提出了相关问题。

  【网友1】:深圳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有哪些做法和成效?

  【欧阳仁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培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摆在战略任务第一条,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圳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加快建设具有深圳特点和深圳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连续3年实现全国城市“双第一”,2024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1.5万亿元、占GDP比重达42.3%,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均居全国前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中,深港穗创新集群排名全球第一。

  一是注重前瞻规划。紧跟全球产业发展脉搏布局重点产业,先后出台“20+8”产业集群1.0和2.0版本,动态布局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2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8大未来产业,推动制造业从单项突破迈向集群发展,全面提升深圳产业国际竞争力。同时,围绕规划建设一批产业承载区、功能区和特色园区,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空间保障。

  二是注重政策引领。围绕既定产业方向和发展蓝图,系统构建起精准有效、动态迭代的产业与科技政策体系。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给予政策、资金、平台、项目、场景等多维度支持。建立“六个一”工作体系,逐步实现“一集群、一基金、一展会、一论坛、一协会、一联盟、一团队”,精准高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三是注重创新驱动。将整座城市作为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和孵化器,着力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需求为牵引、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持续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支持企业推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开辟产业新赛道注入动能。

  四是注重完善生态。构建高效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打造从上游原材料、元器件与研发设计,到中游生产制造,再到下游的场景应用,以及销售、物流、金融等服务配套,形成高效协同、便捷配套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积极推动“全域开放、场景驱动”,构建与产业相适配的新基建新场景。在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细胞和基因等产业领域率先出台行业立法,护航新兴产业发展。

  【网友2】:深圳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有哪些“硬招实招”?

  【欧阳仁堂】:近年来,深圳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持续推进,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聚焦企业、市民在办理行政审批、政务事项方面的痛点、堵点、难点,坚持“心诚+行程”“政策+工作”,以主动、精准、智能的政府管理和服务,让政策红利直达一线、惠及各方,切实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一是打造智慧高效的综合服务平台。创新建设“深i企”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企业诉求“一站式”受理、分办和反馈,推动惠企政策精准推送、直达快享。深入推进“一网通办”改革。深圳市已连续四年获评全国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在国务院办公厅组织的“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评估中,深圳连续5年位居全国重点城市第一。

  二是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和“高效办成一件事”。截至2024年底,共发布“免申即享”事项169项,实现政策补贴精准直达、高效兑现。全国首创“人才引进入户一件事”,实现人才引进和入户全流程“秒批”。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99.4%的行政许可事项实现“零跑动办理”。

  三是建立快速响应的诉求办理机制。坚持有事服务、无事不扰,积极打造“民意速办”和“企事速办”双平台。“民意速办”平均办理时长缩短至4.13个工作日,市民满意率达99.96%;“企事速办”咨询类诉求实时解答率89%。

  【网友3】: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圳在引才育才留才方面有哪些做法和成效?

  【欧阳仁堂】: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驱动本质是人才驱动。深圳始终秉持“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开放理念,与时俱进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和创新政策,为深圳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一是营造尊重人才的氛围。牢固树立开放包容的人才理念,着力破除身份、背景等隐性壁垒,打造全国首个以人才为主题的海滨公园——深圳人才公园,设立首个以“人才”命名的法定城市节日,设立“鹏城杰出人才奖”,全面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截至目前,全市各类人才总量超过700万人,连续两年位列《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榜首。

  二是加大力度引才育才。紧紧围绕产业需求、市场导向和企业实际,坚持外部引进与自主培养并重。实施“筑巢引凤”与“引凤筑巢”并举,围绕重点产业超常规布局核心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南科大半导体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深圳河套学院等育才平台,推动高校与头部企业合作共建特色产业学院。

  三是构建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服务体系。推出“青年驿站”,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免费住宿和就业指导,构建“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为初创企业人才提供全周期陪伴式服务,推出“1元创新坊”“零租加速营”等青年创业孵化平台,构建“一张办公桌、一间办公室、一层办公楼”的乐业办公体系,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创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