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日本語 | 无障碍浏览 | 进入关怀版 | 我的主页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信息 > 新华社重磅报道点赞深圳 > 深圳经验 分享到:

看“大前海”如何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视力保护色:

默认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信息来源:新华社瞭望智库  2022-02-15

  开局“十四五”,先行看深圳系列报道一。过去的一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在市委七届三次全会上总结过去的一年,“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深入实施市委‘1+10+10’工作安排,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攻坚克难、真抓实干,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动‘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在建党100周年交出了优异答卷”。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深圳,如何抓住“双区”建设、“双区”叠加、“双改”示范的重大历史机遇,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运行,让我们随着不同的视角一探究竟。

  大潮起珠江,前海浪奔涌。推进前海开发开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改革开放重大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到前海视察,每次都作出重要指示,亲自为前海把脉定向。过去一年,深圳抓住前海“扩区”和“改革开放”两个重点,举全市之力推进前海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在深港合作、改革创新、对外开放、新城建设各领域均取得丰富成果,从蓝图到现实,从滩涂到工地,再到新城初具规模,如今的前海,快速发展、生机勃勃。2021年前海合作区原区域实现税收566.61亿元、增长16.7%;实际使用外资50.13亿美元、增长16.4%。

  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表示,要准确把握前海开发开放的战略定位、原则要求、实施路径,以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奋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迈入“黄金十年”的“大前海”,将进一步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谋划推进全面深化前海改革开放,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新经验、作出新贡献。

  8倍扩区扩容“前海奇迹”新动力

  十年磨一剑,今朝现锋芒。自2010年国务院批复前海总规以来,前海始终牢记嘱托,努力打造“依托香港”的深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平台、“服务内地”的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高地、“面向世界”的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十多年来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以点带面的神奇蜕变。

  去年9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下称《方案》),备受关注的前海扩区尘埃落定,总面积由14.92平方公里增扩至120.56平方公里,为前海这个“特区中的特区”更上层楼,擘画了崭新前景。这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扩容,更是制度创新的扩容,明确了前海“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的新定位新使命。专家认为,前海扩区之后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制度创新、协同发展、经济引领的核心发动机之一,对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

  扩区后的前海,迎来了经济特区、粤港澳大湾区、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自贸试验区和深港合作区“五区”叠加的政策利好。深圳市市长覃伟中表示,要抓住“扩区”这个重大机遇,统筹“物理扩区”和“政策扩区”,充分释放“扩区”的强大规模效应、乘数效应。

  《方案》出台以来,前海坚持规划引领,加快构建“一心一带双港五城”空间格局,对新扩片区实施统一规划、统一监管、统一政策,推动产业促进、金融开放、法律服务、跨境贸易、人才发展等政策同步覆盖。目前,已推动1/3以上重点任务取得阶段性进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良好开局起步,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加快建设。

  千帆一道带风轻,奋楫逐浪天地宽。截至2021年底,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注册企业累计达14.69万家,引进世界500强投资企业达338家,内地上市公司投资企业达953家。前海精耕细作、精雕细琢,一年一个样画出最美最好图画,逐步彰显出“山、海、湾、城”交织共融的风貌特色。

  如今的前海,新城发展日新月异。推进住房、市政等107个项目建设,累计建成建筑215栋;打造国家级通信基础设施,国家(深圳·前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于2021年4月份正式挂牌,6月30日实现上线试运行。

  如今的前海,交通布局立体互联。新建成道路22条(段),建设桂湾一路、临海大道、滨海大道3条地下道路,形成10号桥、桂湾一路衔接南坪快速两处对外联系通道;穗莞深城际深圳机场至前海段开工建设,轨道20号线一期已开通运营;深圳机场卫星厅投入使用,机场三跑道按最高等级4F级建设。

  如今的前海,公共配套宜居宜业。加快推进前海泰康国际医院(筹)建设,打造区域医学中心;加快塑造城市新中心文化地标,建设国深博物馆,拓展前海文化客厅功能;加快构建优质生活圈,深圳滨海演艺中心建成使用,“湾区之眼”深圳书城湾区城落户,打造世界级活力海岸带。

  44条深港合作举措绘就“前海方案”新蓝图

  前海因深港合作而生、应深港合作而兴。深港合作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具有特殊价值。前海作为内地与香港关联度最高、合作最紧密的区域之一,始终坚持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深度聚焦深港合作,努力打造服务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桥头堡。《方案》出台后,深圳迅速制定贯彻实施方案,提出了12个方面、44 条举措,推动深港对接合作更务实、更紧密。当前,前海正在加快编制前海新一轮总规和国土空间规划,坚持1/3新出让产业用地面向港资港企。深圳市委常委、前海合作区党工委书记、前海管理局局长曾湃在近日召开的前海召开2021年度工作总结考核暨2022年度工作动员部署会上表示,加强与香港特区政府的对接合作,拓宽同香港商协会、社会组织等沟通交流,推出一批惠港利港举措,打造支持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桥头堡,为“一国两制”行稳致远贡献前海力量。

  前海成港人投资创业新热土。近年来,前海出台金融、办公用房等一系列产业政策,支持香港金融、会展、现代海洋、科技服务等优势产业发展,推动港资企业加速集聚。目前,累计注册港资企业超1.1万家,注册资本约1.3万亿元,实际利用港资占前海实际利用外资超九成。2021年前海招商大会在深港同步举行,共推动40个项目落户,总投资866亿元,包括20个港资、外资项目。其中,世纪互联、新创建物流、小马智行等10家港资企业代表项目,总投资额约216亿元。

  随着前海扩区和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港人港企到前海投资创业。香港中华总商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新华集团主席蔡冠深说,“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主席,我将积极推动联盟把广东总部落户前海。”

  前海成港澳青年筑梦新摇篮。港澳青年是港澳未来发展的生力军,也是深港合作的推动者。2021年,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二期建成,拓展青年创业空间至12万平方米,新增孵化创业团队87家,累计孵化555家,其中港澳台国际团队314家。

  香港十大杰出新青年、香港温莎集团有限公司CEO、RubyFang高级定制服装品牌创始人方丽华,2021年5月入驻梦工场,她说,“前海非常支持香港青年来创业,提供包括场地、人才、社保、就职等多方面的补贴,这对初创企业很关键,也坚定了自己扎根前海的信心。”

  此外,前海还发布了“前海港澳青年招聘计划”,该计划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每月向港澳青年提供百余个招聘岗位,累计发布招聘岗位近1500个。

  75项制度创新成果谱写“前海模式”新篇章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创新活水来。一直以来,前海坚持以制度创新筑根塑魂,2021年前海以改革为桨、服务作帆,推出制度创新成果75项,累计达685项,其中,在全国复制推广65项。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前海模式”成为发展的内生动力,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经验示范。

  以对标国际一流打造高质量营商环境。与国际接轨的一流营商环境是畅通“双循环”的重要因素。2021年,前海紧紧抓住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这个“牛鼻子”,大力推动商事制度改革,率先试点商事主体歇业登记制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次申请、按需发证”,办理时限由49天压缩至13天,实现建筑工程“拿地即开工”。

  德勤中国发布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2020-2021年度营商环境蓝皮书》中,前海在开办企业、获得电力、执行合同等方面达全球领先水平。当前,前海正加快制定前海投资者保护条例,开展信用建设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试点,制订优化营商环境3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打造法治特色鲜明、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营商沃土。

  以制度型开放促进服务业创新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提升地区产业竞争力的决定性战略因素前海持续深化金融领域“六个跨境”改革,FT自由贸易账户落地以来,资金流动超过1314亿元,九成以上流向香港。进一步放宽港澳专业人士在前海执业要求,税务师、建筑师、导游等16类港澳专业人士在前海仅需备案即可执业,累计完成382名港澳专业人士执业登记备案。

  香港税务学会会长吴锦华说,简化后的跨境执业政策申请手续简便,还取消了考试要求,已经吸引了不少香港涉税专业人士。相信通过合作各方的共同努力,前海必将成为港澳涉税专业人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首选地和第一站,成为境外专业人士前海执业便利的精彩样本。

  以科技体制改革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前海积极探索有利于推进新技术新产业发展的法律规则和国际经贸规则创新,建设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着力完善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生态。实施“粤港澳新型研发机构支持计划”和“深港跨境联合孵化计划”,促进内地和港澳创新链对接联通。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创新联盟落户前海,建立三地标准生成孵化、互联互通机制。

  2021年以来,思谋科技、涂鸦科技、小马智行等一批创新型企业落户前海,新兴产业注册企业累计达3.15万家。今年1月,前海国际人才港正式“开港”,规划“四港九中心八大业态”功能布局,打造全球科创人才来深第一站,埃森哲、罗盛等国际猎头机构已明确进驻意向。

  1.3万亿进出口总额迈出“前海开放”新步伐

  开放是前海肩负的天然使命。作为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点,前海正聚焦服务贸易自由化、金融业对外开放、法律事务对外开放以及国际合作四个方面,加快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2021年1至11月,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进出口总额13107.51亿元,同比增长20.4%。

  通关便利化跑出前海新速度。前海逐步形成“空港+保税+会展”组合发展模式,宝安机场、海运港口、会展中心协调联动,创新实施“两步申报”“提前申报”“直提直装”等通关便利化措施,展品通关效率提高1倍以上,内外循环链接功能不断增强。截至2021年11月,已有价值210.79亿元的货物在前海通过海运集拼分拨至全球;累计8.64万吨、价值552.3亿元的货物在前海“登机”运往全球。

  组合枢纽港开辟“海丝”新通道。2021年,前海启动“一带一路”贸易组合枢纽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发展,以前海为枢纽的“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港口链加快构建,企业运输和报关成本节省30%,进出口物流时长由过去5至7天压缩至2天。蛇口与顺德的2条组合港航线,启动以来进出口吞吐量累计超过1.78万标箱。妈湾智慧港成为大湾区首个5G绿色低碳智慧港口,跨境要素流动更加便捷。

  深港国际金融城打造金融开放新平台。2021年10月28日,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建设正式启动,全线对标伦敦金融城、纽约华尔街,旨在打造一个聚焦深港合作,面向国际性大型金融机构、港外资金融机构、数字金融机构的功能集聚区,规划总用地面积2.3平方公里。

  目前,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已签约入驻瑞银、法国安盛等156家金融机构,其中,港资、外资金融机构合计占比30%,持牌金融机构59家。此外,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征信通”、“商品通”等重大项目也将推动落地。未来,前海将继续发挥“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验区”的示范效应,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深港国际法务区擦亮前海法治建设新名片。法治是深圳的鲜明特质,也是前海的金字招牌。1月4日,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正式启用,将高标准打造全链条法律服务生态圈。

  当前,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正按“两中心一高地”功能布局加快建设中,已有司法、仲裁、调解、法律服务、知识产权保护、国际组织等6大类70余家机构入驻。其中,国内首座国际仲裁大厦投入使用,深圳国际仲裁院、国际商会仲裁院等26家法律机构相继入驻办公。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已聘任来自港澳地区的仲裁员149名,成功调解商事纠纷案件超600件。

  此外,前海还出台了提升前海法律事务对外开放水平的行动方案,围绕“深化联营律师事务所改革”、“推动港澳法律专业人士参与案件办理”、“健全域外法查明和适用机制”等提出24项创新举措。

  前海向前,未来已来!